<b id="zk88b"></b>

    1. <i id="zk88b"></i>

      “錢荒”并非真缺錢 金融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原創 日期:2013-12-31 10:10:26 點擊:1600 屬于:擔保問答

          臨近年末,市場資金緊張加劇,銀行間拆放利率持續上揚,尤其是12月19日銀行間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一度站到了近9%的高位,再創6月份以來的新高。為穩定市場信心,央行已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和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體系注入了流動性。目前,市場資金局面已大為釋緩。

       

        此次資金鏈緊張,與6月份出現的類似情境稍有不同,不乏受到銀行面臨年末考核和應對存貸比壓力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央行意外連續第五次暫停逆回購、美聯儲超出市場預期進程縮減QE規模,以及互聯網金融理財造成的存款搬家等外部因素的沖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擔憂。

       

        但如果從數據上來看,引發“錢荒”的依據并不充分。統計顯示,截至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達10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目前看來,全年M2超過年初制訂的13%的目標,也是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錢荒”再度來襲,更主要原因或許依然要從資金錯配的角度來尋找。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確2014年工作任務時首次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并且將該任務位列2014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的第三位。雖然具體的債務狀況尚未有權威公布,但已足見形勢嚴峻。

       

        問題在于,地方債務平臺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正是各類金融機構。如果再考慮到價格持續處于高位的房地產市場以及名目繁多的理財產品,似乎就不難理解在經濟增速放緩、貨幣供應量屢創新高的同時,社會的資金流為何會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甚至會出現“錢荒”。

       

        所謂“錢荒”并非是真的缺錢,只是由于大量資金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或是在金融體系內循環、玩“空轉”游戲,或是通過商業銀行被投放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以及高杠桿化的理財產品等業務中。結果便是,縱使貨幣信貸再寬松,實體經濟卻總是嗷嗷待哺,融資難和融資貴,導致市場缺錢假象。

       

        針對這一局面,決策層早已表態“貨幣政策要保持定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重點是通過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

       

        要治理“錢荒”,開閘放水并非治本之策,關鍵之舉是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出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讓實體經濟真正“有利可圖”;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體制進行改革,讓金融真正的回歸理性、來服務實體。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_无码高潮喷水av一区二区_精品无码制服丝袜日韩视频_有码中文无码中文无码人妻